医美行业乱象频出,相关消费纠纷也频现,一度成为市场热议话题。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明确规定,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。医美的暴利之下,或将迎来最强监管。而A股市场上去年遭资本热炒的医美赛道,如今近一半个股较最高点跌幅超50%。
医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
“前几天去做了双眼皮,感觉还不错。”杭州白领吴小姐前段时间纠结了很久,最终在朋友介绍下去一家私人诊所做了医美。“去了才发现,现在做双眼皮的人那么多,据说他们院长水平很高,在杭州做了两万多例双眼皮了。还有各种医美项目,手术都要排队的,其中不乏一些在校大学生。”吴小姐说,双眼皮手术费在两万元左右,她打算再攒点钱,到时候去做脸部其他项目,“医美是一条不归路,总想自己变得更美,愿意花这个钱。”
据新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《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预计到今年医美用户规模将超2000万人。而据“艾媒咨询”发布的研究,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。预计明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将达到3115亿元。中信建投研报也预测,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。
狂热的市场需求,吸引着资本的目光,比如,A股市场上去年热炒的医美赛道。日前,“医美茅”爱美客公布了2021年的“成绩单”,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4.48亿元,同比增长104.13%,归母净利润9.58亿元,同比增长117.81%,营收净利双双翻番。值得关注的是,其毛利率高达93.96%,而贵州茅台的毛利率也仅是维持在91%左右。昨天,爱美客下跌4.49%报408.80元/股,接近近期低点,较高点已经腰斩。此外,去年医美赛道得到资本市场热炒,金发拉比、哈三联等一度成为市场“妖股”,股价较最低点上涨超400%,朗姿股份、昊海生科、苏宁环球、宜华健康等股价较低点上涨超200%,另有近20股股价较低点涨幅翻倍。不过,潮水褪去之后,如今,医美板块近一半个股较最高点跌幅超50%。
投诉率居高不下
暴利之下,越来越多的医美机构应运而生,但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,平均一年有两万起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。黑猫投诉平台上,记者输入“医美”,有896条相关信息,内容多为消费者要求退款,投诉产品或服务无效等。
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舆情信息中心发布的《2022年医疗美容机构规范运营指南》内容显示,从医疗机构类型来看,专科医院、门诊部、诊所等三种类型的医美机构均有不良事件发生。其中,专科医院占比57.8%为最高。而从不良事件的服务项目来看,美容外科项目占比60%。其中,鼻部手术项目占比23%、其次是眼部手术项目,占比13%。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,医美致死致残的新闻也屡屡见诸报端。
此外,一些消费者为了求美不惜借贷,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记者看到,有大量用户投诉贷款机构收取高额利率。比如,有自称是在校大学生的用户投诉称,“去年八月底在重庆某美整形医院做了整形方面手术,当时只想打打针,但在医助的忽悠下做了鼻部整形等两个大项目,后来她们说没有钱没关系,给我办理分期,本金2.6万元分24期还,算下来要还3.2万元。”但该整形医院回复,“公司不向学生发放消费分期贷款。”或许,这类投诉很难有一个让消费者满意的结果。
最强监管或已经到来
在“颜值经济”盛行的时代,医美行业的市场需求日益剧增,但也伴随着种种乱象,于是,大量相关行业监管政策陆续出台。
去年,6月10日,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《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;11月25日,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医疗美容产品等犯罪活动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全年相关部门共颁布超过20项针对医美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。
今年,相关部门对医美行业的监管更加严厉。1月6日,青岛公布医疗美容违法违规十大典型案例,共查处151起,罚没款247.23万元;1月14日,上海卫健委也公布10起非法医美典型案例,共计罚款813.47万元、没收违法所得69.02万元。3月1日,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开始施行,其中新增规定:“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”。至此,“医美低龄化”从制度层面受到限制。
此外,社交平台小红书也开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医美专项治理行动,对涉嫌营销导流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账号进行下架、封号、降级处理。(记者 潘建萍)
医美行业乱象频出,相关消费纠纷也频现,一度成为市场热议话题。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明确规定,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。医美的暴利之下,或将迎来最强监管。而A股市场上去年遭资本热炒的医美赛道,如今近一半个股较最高点跌幅超50%。
医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
“前几天去做了双眼皮,感觉还不错。”杭州白领吴小姐前段时间纠结了很久,最终在朋友介绍下去一家私人诊所做了医美。“去了才发现,现在做双眼皮的人那么多,据说他们院长水平很高,在杭州做了两万多例双眼皮了。还有各种医美项目,手术都要排队的,其中不乏一些在校大学生。”吴小姐说,双眼皮手术费在两万元左右,她打算再攒点钱,到时候去做脸部其他项目,“医美是一条不归路,总想自己变得更美,愿意花这个钱。”
据新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《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预计到今年医美用户规模将超2000万人。而据“艾媒咨询”发布的研究,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。预计明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将达到3115亿元。中信建投研报也预测,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。
狂热的市场需求,吸引着资本的目光,比如,A股市场上去年热炒的医美赛道。日前,“医美茅”爱美客公布了2021年的“成绩单”,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4.48亿元,同比增长104.13%,归母净利润9.58亿元,同比增长117.81%,营收净利双双翻番。值得关注的是,其毛利率高达93.96%,而贵州茅台的毛利率也仅是维持在91%左右。昨天,爱美客下跌4.49%报408.80元/股,接近近期低点,较高点已经腰斩。此外,去年医美赛道得到资本市场热炒,金发拉比、哈三联等一度成为市场“妖股”,股价较最低点上涨超400%,朗姿股份、昊海生科、苏宁环球、宜华健康等股价较低点上涨超200%,另有近20股股价较低点涨幅翻倍。不过,潮水褪去之后,如今,医美板块近一半个股较最高点跌幅超50%。
投诉率居高不下
暴利之下,越来越多的医美机构应运而生,但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,平均一年有两万起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。黑猫投诉平台上,记者输入“医美”,有896条相关信息,内容多为消费者要求退款,投诉产品或服务无效等。
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舆情信息中心发布的《2022年医疗美容机构规范运营指南》内容显示,从医疗机构类型来看,专科医院、门诊部、诊所等三种类型的医美机构均有不良事件发生。其中,专科医院占比57.8%为最高。而从不良事件的服务项目来看,美容外科项目占比60%。其中,鼻部手术项目占比23%、其次是眼部手术项目,占比13%。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,医美致死致残的新闻也屡屡见诸报端。
此外,一些消费者为了求美不惜借贷,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记者看到,有大量用户投诉贷款机构收取高额利率。比如,有自称是在校大学生的用户投诉称,“去年八月底在重庆某美整形医院做了整形方面手术,当时只想打打针,但在医助的忽悠下做了鼻部整形等两个大项目,后来她们说没有钱没关系,给我办理分期,本金2.6万元分24期还,算下来要还3.2万元。”但该整形医院回复,“公司不向学生发放消费分期贷款。”或许,这类投诉很难有一个让消费者满意的结果。
最强监管或已经到来
在“颜值经济”盛行的时代,医美行业的市场需求日益剧增,但也伴随着种种乱象,于是,大量相关行业监管政策陆续出台。
去年,6月10日,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《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;11月25日,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医疗美容产品等犯罪活动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全年相关部门共颁布超过20项针对医美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。
今年,相关部门对医美行业的监管更加严厉。1月6日,青岛公布医疗美容违法违规十大典型案例,共查处151起,罚没款247.23万元;1月14日,上海卫健委也公布10起非法医美典型案例,共计罚款813.47万元、没收违法所得69.02万元。3月1日,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开始施行,其中新增规定:“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”。至此,“医美低龄化”从制度层面受到限制。
此外,社交平台小红书也开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医美专项治理行动,对涉嫌营销导流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账号进行下架、封号、降级处理。(记者 潘建萍)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欧洲品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